MY CENTRAL中環
HK$ 3,200萬HK$ 3,380萬
實用面積 827'
渣甸臺渣甸山
HK$ 1.14億
實用面積 2,230'
Belgravia淺水灣
HK$ 8,400萬HK$ 8,600萬
實用面積 1,875'
陽明山莊 涵碧苑大潭
HK$ 7,800萬
建築面積 2,722'實用面積 2,167'
碧沙花園 E2座清水灣
HK$ 7,000萬
實用面積 1,438'
早禾居西貢
HK$ 6,300萬
建築面積 2,865'實用面積 2,299'
匡湖居南邊圍
HK$ 4,680萬HK$ 4,880萬
實用面積 1,942'
御花園 洋房 22南邊圍
HK$ 1,360萬HK$ 1,380萬
建築面積 2,003'實用面積 1,234'[未核實]
映灣園 5期 海珀名邸 洋房18東涌
HK$ 2,100萬
實用面積 1,778'
海馬徑物業愉景灣
HK$ 1,650萬
建築面積 1,357'[未驗證]實用面積 1,282'[未核實]
愉景灣 4期蘅峰倚濤軒 蘅欣徑49號愉景灣
HK$ 2,250萬
實用面積 1,436'[未核實]
愉景灣 2期 畔峰 觀濤樓 (H3座)愉景灣
HK$ 1,011萬HK$ 1,074萬
建築面積 1,338'[未驗證]實用面積 1,157'[未核實]
北社街2B長洲
HK$ 300萬HK$ 380萬
建築面積 600'實用面積 465'
泥圍錦昌花園兆康
HK$ 470萬HK$ 500萬
實用面積 700'
德豐工業中心荃灣東
HK$ 238萬HK$ 278萬
建築面積 827'[未驗證]實用面積 520'[未核實]
九如坊西 16-18 號蘇豪區
HK$ 500萬HK$ 525萬
建築面積 457'[未驗證]實用面積 343'
囍匯 5座灣仔
HK$ 1,800萬HK$ 1,600萬
實用面積 552'
珠城大廈銅鑼灣
HK$ 798萬HK$ 788萬
實用面積 563'
珠城大廈銅鑼灣
HK$ 720萬HK$ 680萬
實用面積 543'
永安新邨跑馬地
HK$ 2,800萬HK$ 2,680萬
實用面積 1,170'
深灣軒2座鴨脷洲
HK$ 2,100萬HK$ 2,000萬
建築面積 1,286'[未驗證]實用面積 967'[未核實]
麗成大廈跑馬地
HK$ 880萬HK$ 828萬
建築面積 702'實用面積 483'[未核實]
佳美道18號舂坎角
HK$ 5.9億HK$ 5,900萬
實用面積 5,701'
新翠花園 1座柴灣
HK$ 2,750萬HK$ 2,700萬
實用面積 1,052'[未核實]
富豪海灣1期赤柱
HK$ 7,500萬HK$ 6,988萬
建築面積 4,094'實用面積 2,814'[未核實]
嘉雲臺 6-7座渣甸山
HK$ 4,500萬HK$ 5,300萬
實用面積 1,507'
文華新邨司徒拔道
HK$ 1,038萬HK$ 1,100萬
建築面積 750'實用面積 629'[未核實]
羅便臣道80號西半山
HK$ 1,980萬HK$ 2,350萬
實用面積 841'
壽臣山道東1號壽臣山
HK$ 1.6億HK$ 2億
實用面積 2,657'
屈地大廈石塘咀
HK$ 700萬HK$ 850萬
實用面積 521'[未核實]
淺水灣麗景花園淺水灣
HK$ 2.2億HK$ 2.8億
建築面積 4,018'實用面積 3,116'
壽臣山道東1號壽臣山
HK$ 1.6億HK$ 2億
實用面積 2,657'
香港(特別行政區)一定是世界各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和投資者群體討論的中心之一。 首先,它以其極少數的超級富豪地產大亨而聞名,這些超級富豪中的少數幾位實際上佔據了前英國殖民地的大部分。 但香港也有一些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房地產,從公共住宅和私人住宅房地產、工業園區、商業辦公樓到高端奢侈品零售區。 也許最受關注的話題是香港的住房負擔能力。香港 (特別行政區)一定係世界各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和投資者群體討論嘅中心之一。 首先, 它以其極少數嘅超級富豪地產大亨而聞名, 呢啲超級富豪中少數几多位實際上佔據了前英國殖民地的大部分。 但香港都有啲世上最受歡迎的地產, 從公共住宅和私人住宅地產、工業園區、商業寫字樓到高端奢侈品零售區。 或者最受關注的話題是香港的住房負擔能力。
幾年來,香港一直被列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 有許多因素促成了這個有爭議的頭銜,但一般來說,這是由於供求關係。 地理位置的因素雖然很小,但仍有一些作用;由於有700元多個山地島嶼,開發擁有基礎設施的土地具有挑戰性及昂貴是意料之中的。 影響供求關係的另一個小但值得注意的因素是香港的受歡迎程度——香港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約為750萬(且正在增長)。 每平方公里的居住空間有7100多人。 在已經發展的區域,香港的許多地方的人口都在溢出。
是什麼吸引人來香港生活和工作? 香港不僅是一個金融中心,而且氣候溫和。不論是生活質量、醫療保健或教育水平都十分良好。 從地理位置來看,它也是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利接入點。 然而,影響供求及物業價格的主要因素為香港的低收入和公司稅率,準確來說 - 向政府向開發商出售土地以提供這些吸引的低稅率。
香港的未開發土地全部為香港政府擁有。 它不常被出售,但即使是這樣,政府也控制著土地出售,合同從通過一個幕後的招標過程(通常是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金額)到交給“出價最高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整個過程。 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大陸的開發商贏得了在香港開發土地的合同。 在土地和房地產開發完成後,個人產權通常會出售給那些能夠支付不斷上漲的市場需求價格的人(同樣,許多買家是富有的中國大陸房地產投資者)。 總的來說,這是香港政府能夠保持其收入和公司稅如此低的主要方式之一,因為香港政府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這些利潤豐厚的土地出售給大時代的房地產開發商。 一些人認為,這一過程沒有激勵政府抑制不斷上漲的房價,而且由於許多原因,政府可能會發現在不久的將來創建一個每人都擁有住房的社會是困難的。
雖然如此,政府堅持認為,它正在不斷尋找新的方法來改變這一狀況。 目前,政府以公共屋邨的形式擁有約一半的住宅物業。 政府也在嘗試不同的方法,例如通過「居者有其屋」計劃和其他租房購買計畫,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負擔得起。 其他政府主導的市場降溫干預措施包括提高交易稅和印花稅。 然而,有人認為,這些結果好壞參半。 儘管一些人仍然擔心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將永遠無法令他們企及,但從長遠來看,天價的房地產幾乎是不可持續的。 決定房地產價格的房地產專案的數量、規模、形式和比率很容易受到經濟體(本地和全球)持續波動的影響,包括政府法規和政策(本地或國外政策)。 無論是通過政府干預還是不幹預,或是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市場變化,變化都會發生,而且最終也會發生——如果歷史可以證明一切,我們知道變化是唯一不變的。 很少有人需要提醒,香港看似堅挺的房地產市場可以像過去一樣,以毀滅性的方式屈服,在1997(亞洲金融危機)、2003(SARS流行病)和2008(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受打擊。
儘管出現了市場上的倒退,但不同規模的新地產開發專案的規劃,在香港各地將永不停止。 新的公共和私人住宅區、新科技園區和其他正在建設中的“創新中心”,香港目前正在進行一些大規模的跨境基礎設施專案。 以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快線鐵路為例,這只是兩個重要的例子,即通過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向香港、深圳、澳門和珠海提供更多的國際交通流动,這些經濟體可以在經濟上受益于這些設施。 毫無疑問,這將為住宅、商業、工業和零售房地產市場提供強有力的刺激。